021-34306661
納米二氧化硅的改性方法
納米二氧化硅為納米材料之一,表面帶有羥基,分散性好,比表面積大,是目前世界上大規模工業化生產的產量最高的一種納米粉體材料,廣泛應用于電子封裝材料、高分子復合材料、塑料、涂料、橡膠、顏料、 陶瓷、膠黏劑、玻璃鋼、藥物載體、化妝品及抗菌材料等領域。納米二氧化硅具有極強的紫外和紅外反射特性,添加到涂料中能對涂料形成屏蔽作用,達到抗紫外老化和熱老化的目的,增加涂料的隔熱性。
納米二氧化硅具有三維網狀結構,擁有龐大的比表面積,表現出極大的活性,能在涂料干燥時形成網狀結構, 同時增加了涂料的強度和光潔度,而且提高了顏料的懸浮性,能保持涂料的顏色長久不變。近年來,納米二氧化硅運用于涂料中得到了較快的發展。
一、納米二氧化硅的表面改性方法 粉體納米二氧化硅容易團聚,直接加入涂料中難以達到真正意義上的納米級均勻分散,故需要先進行表面改性,提高其分散性,然后與涂料相結合,才能實現真正納米二氧化硅與涂料的穩定結合。納米粒子表面改性的方法有醇酯化法、 偶聯劑法、表面活性劑法、接枝聚合法和高能法等。
1、醇酯化法 是用脂肪醇與納米二氧化硅表面的羥基發生化學反應,脫去水分子而納米二氧化硅表面的羥基則被烷氧基取代,反應需在高溫高壓下進行。
2、硅烷偶聯劑法 是納米二氧化硅改性最常用、最傳統的一種改性方法。硅烷偶聯劑具有雙向反應功能的化學物質,能夠使聚合物與納米二氧化硅的結合界面成為化學鍵結合,顯著提高了納米二氧化硅的補強性能。
3,聚合物接枝改性法 是指有機單體在納米二氧化硅的表面進行單體聚合的反應。首先表面活性劑與納米二氧化硅表面羥基發生作用;其次加入溶劑化的有機單體;然后單體以表面活性劑為起點發生原位聚合接枝到納米二氧化硅表面上。
4,表面活性劑法 表面活性劑法改性納米二氧化硅有2種方式:一種是物理吸附法;一種是化學反應法,即表面活性劑中的反應基團與二氧化硅粒子表面活性基團反應,形成了新的化學鍵,從而達到對納米粒子表面修飾和改性的目的。
5、同步改性法 又稱原位改性,即在溶膠-凝膠法制備納米二氧化硅的過程中加入了有機改性劑,或是制備溶膠時直接加入需要改性的有機體系中,此時生成的納米粒子粒徑小,表面能極強,促使納米粒子與有機體系中的有機鏈相結合。
6、高能改性方法 是利用微波、等離子體等對納米二氧化硅表面進行改性。可以使化學法難以引發的結合羥基產生了具有引發活性的活性基團,進而促使改性劑在其表面反應。